時間:2018-11-14 編輯整理:韓遠峰 , 孫桂紅 , 徐志剛, 蔣韜 , 倪吉凱 , 于林沖 , 夏仕俊 來源:早發表網
摘要:【目的】 觀察益氣活血方結合黃連膏外敷對加速痔術后創面愈合的臨床效果?!痉椒ā?/span> 將80例痔術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 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于術后第1天起,2組均給予1∶5 000高錳酸鉀溶液熏洗,在此基礎上,治療組于術后當天開始 口服益氣活血方,并予黃連膏外敷;對照組予凡士林外敷。分別觀察并記錄術后第3、5、7、10天的疼痛、水腫、出血評分 及創面愈合時間,隨訪3個月,記錄復發情況?!窘Y果】(1)經治療后,2組患者創面均愈合或趨于愈合。治療組的創面愈合天 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2)治療組術后3、5、7 d的VAS評分、肛周水腫評分及術后3、5 d的創 面出血評分均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而術后10 d的VAS評分、肛周水腫評分及術后7、10 d的創面 出血評分2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3)隨訪3個月后,治療組患者均未復發,均未有并發癥出現,對照組有4 例患者于術后3周出現肛周水腫,經治療后癥狀消失?!窘Y論】 益氣活血方結合黃連膏外敷能夠有效緩解痔術后創面疼痛、出 血、水腫狀況,縮短愈合時間,加速痔術后創面愈合,減少復發率,對痔術后創面愈合有較好的臨床效果。
關鍵詞:益氣活血方;黃連膏;痔;術后創面愈合
痔(hemorrhoid)是肛腸科最常見的肛腸疾病, 占肛腸疾病的 87.25%,是由肛墊的病理性肥大、 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叢血流瘀滯形成的團塊,任 何年齡段皆能夠發生 。經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 手術治療為其最主要的治療方式。由于肛周的特 殊解剖特點及肛門直腸的生理功能,術后肛周易 發生疼痛、出血、水腫等不良反應,不利于創面 愈合,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筆者于 2015 年 5 月 ~2016年3月選取痔術后患者予益氣活血方結合黃 連膏外敷治療,以探討其促進痔術后創面愈合的 臨床療效?,F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 1 研究對象及分組 本研究選取2015年5月~ 2016年3月在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肛腸外科接 受手術治療的80例痔術后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 男性 34 例,女性 46 例,年齡 20~65 歲,外痔 8 例,內痔42例,混合痔30例,手術均由同一高資 質醫師進行。采用隨機數字表將80例患者隨機分 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
1. 2 診斷標準 參照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結直 腸肛門外科學組、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病專業委 員會以及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結直腸肛門病專業 委員會制定的 《痔臨床診治指南(2006 版)》 擬 定。外痔的主要表現為肛門有軟組織團塊,伴肛 門不適感、異物感以及瘙癢等;內痔主要表現為 出血和脫出,可并發排便困難、嵌頓等;混合痔 表現為內外痔癥狀同時存在。
1. 3 納入標準 ①符合上述痔的診斷標準并需要 手術治療者;②無便秘史者;③無其他肛門直腸 疾病者;④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
1. 4 排除標準 ①合并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可能影 響創面愈合者;②合并肝、腎、心血管等疾病需 要綜合治療者;③合并精神疾病等不能配合治療者;④拒絕中藥治療者;⑤既往有肛門直腸手術 史者;⑥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1. 5 治療方法
1. 5. 1 治療組 給予益氣活血方口服和黃連膏外 敷治療。用法:(1)術后第1天開始口服益氣活血 方煎劑,方藥組成:黃芪 15 g、黨參 15 g、丹參 15 g、赤芍 10 g、蒲黃 10 g、三棱 9 g、莪術 9 g、 蒲公英 30 g、生大黃 9 g、生甘草 6 g。每日 1 劑, 用水 500 mL 煎取 250 mL,分 2 次溫服,每次 125 mL。(2) 于術后第1天起,在排便后用1∶5 000的 高錳酸鉀溶液熏洗15~20 min,然后將涂有黃連膏 (方藥組成:黃連 9 g、當歸尾 15 g、生地黃 30 g、 黃柏9 g、姜黃9 g,用香油將藥煠枯,去滓,下黃 蠟熔化盡,文火收膏,候凝為度)的紗布條引入肛 門內并敷于創面上,紗布覆蓋并固定。
1. 5. 2 對照組 給予凡士林外敷。用法:術后第 1天起在排便后用1∶5 000的高錳酸鉀溶液熏洗15 ~ 20 min,然后將涂有凡士林的紗布條引入肛門內 并敷于創面上,紗布覆蓋并固定。
1. 6 觀察指標及評分標準
1. 6. 1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術后第 3、5、7、 10 天的疼痛、水腫、出血評分及創面愈合時間, 并隨訪3個月,記錄復發情況。
1. 6. 2 評分標準 (1)疼痛:采用視覺模擬疼痛 評分法(VAS)評價疼痛情況。0 分:無痛;1 ~ 3 分:有輕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 ~ 6分:患者 疼痛并影響睡眠,尚能忍受;7 ~ 10分:患者有較 強烈的疼痛,疼痛難忍,嚴重影響睡眠。(2)肛周 水腫情況評分。0分:創面周圍無異常突起,皮膚 柔軟;1 分:創面周圍突起皮膚為肛周 1/4 圈;2 分:創面周圍突起皮膚大于肛周1/4圈;3分:創 面周圍突起皮膚大于肛周 1/2 圈。(3)創面出血評 分。0分:敷料干燥,排便無血出;1分:敷料無 滲血,排便后廁紙印血;2分:敷料滲血,排便出血 3~5 mL;3 分:創面流血,排便出血>5 mL。 (4)創面愈合時間:術后第1天至創面完全愈合的 天數。
1. 7 統計方法 所有統計數據均采用SPSS 22.0軟 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 ± s) 表示,組內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 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或構成比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 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 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2組基線資料比較 治療組40例患者中,男 18 例,女 22 例;年齡(39.05 ± 11.82)歲;其中外 痔5例,內痔22例,混合痔13例。對照組40例患 者中,男 16 例,女 24 例;年齡(40.55 ± 12.54) 歲;其中外痔3例,內痔20例,混合痔17例。2組 患者的年齡、性別、病位等資料比較,差異均無 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 2 組患者的基線資料 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3.2 2組患者術后疼痛情況比較 表1結果顯示: 經 t 檢驗,術后 3、5、7 d,治療組的 VAS 評分均 比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術 后10 d ,2組患者的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 意義(P>0.05)。說明益氣活血方結合黃連膏外敷 能夠有效緩解痔術后創面疼痛癥狀。
2.3 2組患者術后肛周水腫評分比較 表2結果顯 示:經t檢驗,術后3、5、7 d,治療組的肛周水腫 評分均比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術后10 d ,2組患者的肛周水腫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益氣活血方結 合黃連膏外敷能夠有效緩解痔術后肛周水腫狀況。
2. 4 2組患者術后創面出血評分比較 表3結果顯 示:經t檢驗,術后3、5 d,治療組的創面出血評 分均比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術后7、10 d,2組患者的創面出血評分比 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益氣活血方結合黃連膏外敷能夠有效緩解痔術后出血狀況。
2. 5 2組患者創面愈合天數比較 表4結果顯示: 治療組的創面愈合天數明顯少于對照組,經 t 檢 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3 討論
中醫學認為,痔的病因主要有濕、瘀、熱 等,《東垣十書》 指出:“痔病者,皆為濕熱風燥 四氣所傷”,《醫宗金鑒》 亦認為痔的形成“不外 風濕燥熱源”。故濕、熱、瘀之邪氣是導致痔發生 的主要病因。痔術后肛周局部的病因為熱、瘀、 濕邪壅滯,病機是氣血虛衰,運行不暢,濕熱瘀 滯,治宜益氣養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燥濕, 消腫止痛。
研究表明,肛門周圍創面的感染率明顯高于 身體其他部位的創面。痔術后由于肛周組織受 損,靜脈及淋巴循環被破壞,影響血液及淋巴液 回流,易導致肛周局部水腫、疼痛及出血等癥狀,延遲了創面的愈合,增加了創面的感染率。
益氣活血方由黃芪、黨參、丹參、赤芍、蒲 黃、三棱、莪術、蒲公英、生大黃、生甘草等中 藥組成,藥理研究表明,該方多味藥有抗血栓形 成及鎮痛的作用。黃連膏具有清熱解毒燥濕之 功,主要由黃連、當歸尾、生地黃、黃柏、姜黃 組成,引自 《醫宗金鑒》,諸藥由香油浸枯后熬 制,再加入黃蠟制作而成。香油和黃蠟為基質, 有滋潤皮膚、防止皮膚干燥、防菌防腐和收斂的 作用 。黃連具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F代藥理 研究表明,黃柏對多種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其化學成分黃芩甙能夠抑制氧化自由基,改變局 部組織的氧供環境,減輕局部炎癥反應。當歸尾 能夠減低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形成,其作用強 于水楊酸鈉。地黃多糖能促進造血干細胞增值, 刺激造血功能;同時,地黃甾醇類及氨基酸有抗 炎、止血、止痛的藥理作用 。
本研究結果表明,經治療后,治療組術后 3、 5、7 d 的 VAS 評分、肛周水腫評分及術后 3、5 d 的創面出血評分均較對照組低(P<0.05),且治療 組的愈合天數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說明益 氣活血方結合黃連膏外敷能夠明顯促進痔術后創 面愈合,縮短創面愈合時間。且經3個月隨訪,治 療組患者均未復發,均未有并發癥出現,說明益氣活血方結合黃連膏外敷對痔術后創面有較好的 臨床療效,且安全性較高,有臨床推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