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j7p2i"></em>
<progress id="j7p2i"></progress>

    <li id="j7p2i"><acronym id="j7p2i"><menuitem id="j7p2i"></menuitem></acronym></li>
  1. <dd id="j7p2i"><track id="j7p2i"></track></dd>
    <dd id="j7p2i"></dd><dd id="j7p2i"><pre id="j7p2i"></pre></dd>
  2. <span id="j7p2i"></span>

    《時珍國醫國藥》

    期刊收錄:
    • CA 化學文摘(美)
    •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
    • 萬方收錄(中)
    • 上海圖書館館藏
    • 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 國家圖書館館藏
    • 知網收錄(中)
    • 維普收錄(中)
    立即咨詢
    《時珍國醫國藥》(月刊)創刊于1990年,是經國家科技部、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中醫藥雜志。是從事中醫藥臨床、教學、科研和中醫藥生產專業人員發表學術見解、報道科研成果、交流...
    • 主管單位: 湖北省黃石市衛生局
    • 主辦單位: 時珍國醫國藥雜志社
    • 國際刊號: 1008-0805
    • 國內刊號: 42-1436/R
    • 出版地方: 湖北
    • 郵發代號: 38-168
    • 創刊時間: 1990
    • 發行周期: 月刊
    • 期刊開本: A4

    《時珍國醫國藥》(月刊)創刊于1990年,是經國家科技部、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中醫藥雜志。中文核心期刊;美國《化學文摘》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首屆《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執行優秀獎;湖北省優秀期刊。 《時珍國醫國藥》雜志以弘揚和發展中國中醫藥事業為特色,以探討研究中醫藥傳統學術及中醫藥在現代醫學領域的最新應用成果為重點,堅持“雙百”方針,理論與實踐并重,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講求科學性與實用性,是從事中醫藥臨床、教學、科研和中醫藥生產專業人員發表學術見解、報道科研成果、交流工作經驗的園地,是廣大中醫藥工作者及中醫藥愛好者的益友。

    《時珍國醫國藥》封面

    刊物榮譽

    《時珍國醫國藥》是經國家科技部、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中醫藥雜志。中文核心期刊;美國《化學文摘》統計源期刊;中 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首屆《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執行優秀獎;湖北省優秀期刊。

    窗體頂端

    辦刊宗旨

    《時珍國醫國藥》雜志以弘揚和發展 中國中醫藥事業為特色,以探討研究中醫藥傳統學術及中醫藥在現代醫學領域的最新應用成果為重點,堅持“雙百”方針,理論與實踐并重,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講 求科學性與實用性,辟有基金項目、藥理藥化、炮制與制劑、國藥鑒別、臨床報道、中西醫結合、食療與護理、教學實踐與改革、英語園地、資源開發等20多個欄 目。是從事中醫藥臨床、教學、科研和中醫藥生產專業人員發表學術見解、報道科研成果、交流工作經驗的園地,是廣大中醫藥工作者及中醫藥愛好者的益友。

     

    窗體頂端

    堅持黨的基本方針,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鼓勵創新精神,突出實踐性、地方性、民族性和學術性。窗體頂端

    窗體頂端

    堅持黨的基本方針,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鼓勵創新精神,突出實踐性、地方性、民族性和學術性。窗體頂端

    窗體頂端

    窗體頂端

    窗體底端

    讀者對象

    從事中醫藥臨床、教學、科研和中醫藥生產專業人員,廣大中醫藥工作者及中醫藥愛好者。

    收錄情況

    CA 化學文摘(美);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

    獲獎情況

    時珍國醫國藥是首屆《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執行優秀獎;湖北省優秀期刊。1999年被評為《湖北省科技期刊五十佳重點創建期刊》;1999年榮獲湖北省科技期刊先進集體

    《時珍國醫國藥》往期回顧

     《時珍國醫國藥》往期回顧

    《時珍國醫國藥》最新期刊目錄

    藥理藥化

    (2561)當歸芍藥散對妊娠高血壓大鼠的干預作用及血管活性物質的影響

    周敏;姚瑤;王運來;劉浩坤;尹丹丹;許釩

    (2564)基于UPLC/Q-TOF-MS技術的大鼠尿液中蜜炙黃芪三種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測定方法的建立

    黃晶[1];廖婧竹[1];劉武平[1];廖雙葉[1];馮毅凡[1];陳宏遠[2];芮雯[1]

    (2568)黃芩苷磷脂復合物口服給藥大鼠體內動力學研究

    李楠[1];馮玲玲[1];蔣學華[2];楊明[1,3]

    (2570)小半夏湯對順鉑誘發大鼠腦干孤束核Fos蛋白表達的影響

    杜靜;張啟龍;李貴生;聶克

    (2573)淫羊藿苷對衰老大鼠腎上腺皮質CYP24A1、CYP27B1、CYP19A1、CYP17A1基因mRNA表達影響

    李文[1];陳偉[2];柴藝匯[3];高潔[1];秦忠[1];陳云志[1]

    (2576)基于iTRAQ技術的經開心散治療抑郁大鼠海馬組織中的差異蛋白分析

    劉旭;張天藝;劉屏;董憲喆;胡園

    (2579)苦豆堿對大鼠肺動脈高壓的保護作用及其抗氧化機制

    楊文莉[1];保婧[2];郝銀菊[1,3];吳凡[3];周茹[1,3];余建強[1,3]

    (2583)黔產有柄石韋對大鼠利尿作用的初步研究

    王亞茹;楊武德

    (2586)液質聯用法測定不同產地五味子中七種有效化學成分的含量

    王哲;申書昌;辛楊

    (2589)加味二陳湯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UCP2影響的動態觀察

    姚政;王佳寧;陳滟;石安華;譚麗萍;陳文慧

    (2592)三七皂苷對岡田酸擬AD細胞模型的作用

    范亞軍;鄭梅竹;王盼盼

    (2595)枸杞多糖在保護力竭運動大鼠胸主動脈血管內皮細胞損傷中的作用研究

    張文娟[1];李光華[1,2];朱玲勤[1];黃敏[1];楊惠芳[1]

    (2598)癉消茶對IGT大鼠肝、骨骼肌葡萄糖轉運蛋白表達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響

    王磊[1];杜月光[1];谷英敏[2];柴可夫[1]

    (2601)補陽還五湯對氣虛血瘀證小鼠腦片氧糖剝奪損傷的保護作用及作用機制

    潘琳娜[1];樊萍[1];楊旸[1];黃坤[1];徐麗君[2]

    (2604)昆侖雪菊多糖預防急性及免疫性肝損傷

    曾誠;楊曉藝;趙文惠

    (2608)川芎-天麻不同配比醇提物對肝陽上亢型偏頭痛大鼠的藥效學研究

    柯國韓;王美靜;劉明平;黃志云;郭思宇;林杰;吳旭威;張煜民;林潔婷

    (2611)六棱菊薄層鑒別和綠原酸的提取工藝及其含量測定

    魏江存;陳勇;謝臻;李耀華;李兵;闕祖亮

    (2615)基于1H-NMR對人參烏梅湯加味干預腹瀉模型大鼠的代謝組學研究

    潛鳴[1];趙瓊[1];趙興[1];范剛[2];羅雅婷[1];張肖瑾[1];周鴻雲[1]

    (2618)燈盞乙素調節APPswe/PS△E9雙轉基因小鼠模型腦組織中差異蛋白的作用研究

    郭莉莉[1];敖俊文[2];于燕妮[2]

    (2622)四磨湯對肝脾氣滯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清中生長抑素及P物質的影響

    李玉潔[1];劉柏炎[2,3];蔡光先[2];歐少福[4]

    (2624)益氣解毒化瘀方對潰瘍性結腸炎大鼠腸粘膜超微結構及F-actin蛋白影響

    查安生[1];程雪[2];汪悅[1];王睿[1]

    (2628)菱角殼中多酚的純化及α-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呂寒;簡暾昱;陳劍;馬麗;任冰如;李維林

    (2631)朝鮮當歸高效液相指紋圖譜的研究

    趙長躍;呂惠子

    (2633)鹿筋膠原蛋白多肽對骨細胞的作用

    龐博[1];潘黛安[1];魏星華[2];齊濱[1];白雪媛[1];趙大慶[1];趙雨[1];張鶴[1,3]

    (2636)紅花黃色素對實驗性腦缺血的保護作用

    孫達;常靜;林莉莉

    制劑與炮制

    (2639)巖藻黃質軟膏劑的制備與體外透皮研究

    鄭夢夢[1];燕繼永[1];傅旎旎[1];龐遵霆[1];趙啟韜[2]

    (2642)片姜黃產地加工與傳統加工的氣相色譜-質譜比較分析

    張婷[1];康顯杰[1];楊瑩[1];杜偉鋒[2];葛衛紅[2]

    (2645)基于星點設計-效應面法檳榔炒炭的工藝優選

    梁清光;葉曉嘉;孫萌;孟江;梁生旺

    (2648)天然冰片對復方中藥濕疹乳膏體外透皮吸收效果的影響

    楊豪杰;王振宜;劉華

    (2651)干燥過程中栝樓果皮質量動態分析

    于京平[1];劉飛[2];張永清[3]

    (2656)傳統加工方式對鹿茸氨基酸組成與促睪丸間質細胞分泌睪酮的影響

    孫慧;李晶峰;趙子佳;張輝;孫佳明

    (2659)一種含葡萄茋類物質的新型防曬霜制備與性能評價

    王碧婷;趙龍梅;劉燕;齊云云;顏憶夢;何宇琴;王曉琴;張波

    (2662)建昌幫特色輔料蜜糠制藥的工藝研究

    鄒紅;童恒力;孟振豪;鐘凌云

    國藥鑒別

    (2667)密脈鵝掌柴居群的ITS1和ITS2分子鑒定研究

    蒲星宇;朱高倩;譚慧;王麗;符德歡;李學芳

    (2670)基于HPLC-ELSD指紋圖譜的亳州和河北知母的聚類和判別研究

    張洪坤[1,3];黃玉瑤[1];路麗[1];周勁松[1,2];曾侖[1];郭長達[3]

    (2674)中藥蛇六谷兩種藥用基原鑒別研究

    楊柳[1];姚靜[1];楊彥坤[2];季海霞[1];郝旭亮[1]

    臨床報道

    (2677)耳穴貼壓治療精神疾病患者便秘療效分析

    新昕[1];都弘[2];李春日[1];傅沈康[1];任路[1]

    (2679)“通經調臟”治療代謝綜合征(氣陰兩虛證)的臨床研究

    韓笑;樸春麗;崔蕙鏡

    (2682)588例熱毒寧注射液不良反應分析

    柯萌[1];張葉[2];張程亮[3];王欣[2];黃銳[1]

    (2684)中醫藥分步論治再次IVF-ET患者降調日至胚胎移植日助孕療效分析

    夏宛廷[1];馬黔紅[2];王珍[3];楊紅梅[4];周航[5];曾倩[1]

    (2686)心衰寧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心腎陽虛型臨床研究

    孫剛[1];張建玲[1];王治義[2];徐偉偉[1]

    (2688)外敷溫經藥酒和電磁波理療配合中藥穴位注射治療氣滯血瘀型腰痛病的短期臨床研究

    溫志剛[1];路帥[2];董軍格[1];柴儀[1]

    (2690)大株紅景天注射液對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及免疫功能的影響

    朱小麗;蘇國新;馬紅芳;李玲玲;陳赫軍;種寶貴

    (2693)茵虎湯治療肝硬化腹水臨床觀察

    程井軍[1];吳之平[2];吳其愷[3];李凌[4]

    (2695)中藥藥浴聯合耳穴埋豆治療尋常型銀屑病臨床研究

    王華[1];祁志敏[1];彭麗琴[2];郭艷君[2];王海燕[1];鄭樹茂[3]

    (2698)理中通絡化濁湯治療脾虛濕蘊夾瘀型慢性胃炎伴腸化生的療效觀察

    稅典奎[1];陳云[2];葉劍[1];劉小娟[1];張志杰[1];楊文革[1];羅詩雨[2]

    學術探討

    (2701)中醫藥文化傳承的制度困境及對策研究

    陳慶

    (2703)“以藥制藥”炮制技術的歷史沿革理論依據及其現代研究策略

    蔡泓[1];李軍[1];王君明[1,2];張振凌[1,2];王青曉[3];唐進法[4];崔瑛[1,2];李金洋[1]

    (2706)五臟痹的證治機理淺析

    曾麗瑩;鄧伊健;黃俊浩;袁立霞

    (2708)當歸補血湯防治化療副作用的中醫學機制

    王磊[1];許小敏[1,3];伍筱銘[1];盧志偉[1];張利英[1];劉永琦[1,2]

    (2710)圍絕經期汗證探析

    黃媛;史話躍;駱文斌

    (2712)基于中醫古籍文獻對目與神的探討

    劉丹[1,2];王舒[1];劉紹武[2]

    (2714)明清中醫古籍中的藥堂藥目考

    侯酉娟;牛亞華;王蕊;李斌

    文獻綜述

    (2716)中藥葛根對糖尿病的相關研究進展

    陳光耀;方錦穎;鄭思思;趙慧輝

    (2718)針灸對克羅恩病腸黏膜屏障的保護作用

    王寬[1];劉世敏[2];顧沐恩[3];吳璐一[1];施茵[1];王曉梅[1];吳煥淦[1];劉慧榮[1]

    (2722)影響山楂降脂功效發揮的因素

    趙尹銘;王雨;周波;王凱月;王小瑩

    (2724)活血化瘀藥在高血壓病中的研究進展

    謝青;王利紅;紀祿風;石向慧;伊琳

    (2726)針刺治療偏頭痛的三叉神經血管機制研究新進展

    魏韜;魯凌云;孫路強;李瑛

    (2730)中藥對多囊卵巢綜合征糖、脂代謝影響的研究進展

    彭佳華[1,2];梁瑞寧[1,2]

    (2733)中醫藥對肺癌術后化療干預作用的研究進展

    葉軒婷;劉苓霜;姜怡;沈麗萍

    (2735)中藥對干細胞誘導分化影響的研究進展

    肖笑梟[1];王志強[2];梁銳[3]

    資源開發

    (2737)幾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對鐵皮石斛生長發育的影響

    朱睿[1];齊勇[1];楊曉娜[1];黃云霄[1];胡安龍[1];周鳳嬌[2]

    (2741)藍光對靈芝子實體生長和糖代謝相關酶的影響

    余吳夢曉[1,2];張薇薇[2];陳向東[2];徐新然[2];劉禹[1];蘭進[2];尹春梅[1]

    (2744)從微生物轉化的方向解決重樓資源不足的展望

    朱曉松;陳文慧;何朋倫;趙梓銘;石安華

    (2747)金槐ISSR-PCR反應體系的優化和引物篩選

    唐健民[1];鄒蓉[1];史艷財[1];舒文將[1,3];朱世緣[2];蔣運生[1];熊忠臣[1]

    (2750)響應面法優化白及組培幼苗根系生長的研究

    董燕婧;李博;程訪;張壽文

    (2753)苗藥景天三七干、鮮品質量對比研究

    何晶晶;杜江

    (2755)優質牛大力GAP栽培技術

    鄭海[1];曾慶錢[1];黃意成[1];莫火月[2]

    (2756)不同發育階段的灰氈毛忍冬花部揮發油成分變化研究

    丁剛;張應;徐進;李隆云;崔廣林

    李時珍研究

    (2760)《奇經八脈考》道醫思想探微

    李貴海

    藥事管理

    (2762)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中藥溯源體系研究

    肖麗;譚星;謝鵬;田燕;溫川飆

    教學實踐與改革

    (2764)泰國《中醫診斷學》教學思考-以泰國碧瑤大學為例

    黃培冬[1];羅楠[1,2];吳石合[2];草莓[1,2];戴舒[3];易瑋[1];許能貴[1]

    (2766)PBL+LBL聯合教學模式在《針灸學》中的應用

    王欣君

    (2768)聚焦“CDIO教育模式”談中醫四診教學法的應用

    李軍;王慶學;吳大梅;楊長福;楊柱

    (2770)基于移動平臺的虛實結合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以《中藥炮制學》課程為例

    周蘇娟[1];孟江[2];林存坤[1];蔣世忠[1]

    (2773)中醫專業認證背景下中醫大學生創新精神培養途徑的探索與實踐

    周燕萍[1];王上[1];陶春暉[1];陳琳[1];李家庚[1];劉亞琪[2]

    (2775)以學科競賽、大創計劃為導向的基礎醫學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金潤浩;張學武;于海玲;許東元;蘭艷

    中醫現代研究

    (2777)基于文獻數據分析抗精子抗體陽性所致不育不孕的證治規律

    李杰;張鳳瑞;周也;張科;邢益濤;馮青;秦國政

    (2780)三種脾虛證建模方法建模效果的比較研究

    蔣且英[1];黃國勇[2];孔小強[2];廖正根[2]

    (2782)抗流感病毒的古方用藥規律分析

    陳廣坤[1];李園白[1];王琳[1];張一穎[1];杜昱[1];楊陽[1];胡明華[2];尹西拳[2]

    (2784)定性定量分析真武湯和附子湯的異同

    鄧志遠[1];劉敏[2];羅廣波[1];李賽美[2];朱章志[2]

    欄目設置
    基金項目、藥理藥化、炮制與制劑、國藥鑒別、臨床報道、中西醫結合、食療與護理、教學實踐與改革、英語園地、資源開發
    投稿要求

    1.文稿的格式及要求

    1.1文題應簡明、具體、確切,概括文章的要旨,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題名中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代號以及結構式和公式。

    1.2摘要、關鍵詞論著類文章須附中、英文摘要,要求中文200字左右,英文400個實詞左右;摘要一般應具備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與結論四要素;采用第三人稱的寫法,不列圖表,不引用文獻,不加評論和解釋。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內容相對應,可以略詳于中文摘要。一般選取2~5個能反映文章主題、在文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詞或詞組作為關鍵詞列于摘要下方。關鍵詞宜全中文;不宜出現公式、結構式、字符、代號等。

    1.3引言概述課題的理論依據、研究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研究現狀與背景,明確指出本文研究目的及創新之處。

    1.4圖表線條圖應大小適中、線條均勻、主輔線分明,高度與寬度之比一般為5∶7。坐標圖縱橫坐標的量和單位符號應齊全,例如t/min。照片圖要求主要顯示部分的輪廓清晰,層次分明,反差適中,沒有雜亂的背景。表格宜采用三線表,力求結構簡潔。一般情況下,主語置表的左側,謂語置表的右側,表題、表欄、表身、表注、計量單位等應據文章內容列全。

    1.5計量單位

    嚴格執行GB3100-3102有關量和單位的規定,使用法定國際單位制,量的符號一律采用斜體,表達量值時,一律使用單位的國際符號,用正體。

    1.6數字

    ①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且很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必須使用阿拉伯數字;

    ②數字作為詞素構成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或具有修辭色彩的詞句,應使用漢字。如:二倍體、二氧化碳、十二指腸等;鄰近的兩個數字并列連用表示概數時,應使用漢字,連用的兩個數字之間不加標點,如七八公里、五十二三歲;清朝以前及非公歷的歷史紀年要用漢字,如清咸豐十年九月二十日、八月十五中秋節;

    ③參數與偏差范圍的表示:5至10可寫成5~10,5萬至10萬寫成5萬~10萬,3×109~5×109不能寫成3~5×109,20\%~30\%不能寫成20~30\%;具有相同單位的量值范圍:15~20℃不必寫成15℃~20℃。偏差范圍:參數與其偏差單位相同時,單位可以只寫1次,如:(15.2±0.2)mm。相乘的長度每個數值后單位不能省略,如50cm×80cm×100cm,不能寫成50×80×100cm。一系列數值的計量單位相同時,僅在最后一個數字后加單位,如60,80,100mol/L。

    1.7統計學符號

    ①樣本的算術平均數用英文小寫,標準差用英文小寫s,中位數用M,標準誤用英文小寫S,相關系數用英文小寫r,t檢驗用t;

    ②F檢驗、概率P用英文大寫;

    ③卡方檢驗用希文小寫χ2;

    ④自由度用希文小寫v。以上符號均用斜體。

    1.8中(英)文縮略語除一些公知公用的中(英)文縮略語外,其它中(英)文縮略語在正文中首次出現時應敘述其中文全稱,然后用括號注出中(英)文縮略語。

    1.9參考文獻文中所參考的文獻屬公開出版物均應在文末注錄,文內引用處按順序以右上角碼注明。非公開出版物不在文末注錄,但宜在正文相應處以“()”形式注釋說明。

    1.10綜述性論文請敘述近5年有關方面的研究應用成果,一般字數不超過6000字,參考文獻不宜超過30條,凡撰寫綜述類論文者須具備副高級以上(含副高級)職稱或在讀博士研究生(基金項目文章不受職稱和學位限制)。

    1.11凡“基金項目”論文必須在首頁左下注明基金來源及編號?!盎痦椖俊焙鸵话阏撐耐瑫r注明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用戶評論

    請登錄后再使用評論功能

    去登錄

    職稱
    論文

    期刊
    發表

    加急
    見刊

    寫作
    咨詢

    課題
    專答

    編輯
    顧問

    關注
    我們

    返回
    頂部

    亚洲Av久播在线播放
    <em id="j7p2i"></em>
    <progress id="j7p2i"></progress>

      <li id="j7p2i"><acronym id="j7p2i"><menuitem id="j7p2i"></menuitem></acronym></li>
    1. <dd id="j7p2i"><track id="j7p2i"></track></dd>
      <dd id="j7p2i"></dd><dd id="j7p2i"><pre id="j7p2i"></pre></dd>
    2. <span id="j7p2i"></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