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4-30 編輯整理:早發表網 來源:早發表網
在撰寫論文之前需要閱讀大量文獻,大家也明白在看文獻的同時做筆記可以減少我們的時間耗費,那怎樣才能做好文獻筆記,小編和大家分享幾個建議供大家參考。
無論筆記的分類形式為何,其目的均是為了日后的方便使用。
● 養成以編排書目的順序編排資料的習慣,節省日后綜合各種資料時重新整理條目的時間。以作者姓名與頁數編排筆記的另一好處,是撰寫論文時,若須標出參考資料,只需再補上出版資訊。
● 盡量試著將筆記紙/卡上的各條目維持分離與獨立。這么做能讓筆記不失焦,往后重新組合亦較方便。將筆記條目完全打散,利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將其重新連結,是極具成就感的經驗。
● 筆記各條目間留下空白,以便日后加注。重新閱讀筆記時,補上自己對內容的相關疑問、回應、及交叉參照等。這些評論內容能形成論文初稿的原型。
●清楚記錄文獻題目、出處、作者、發表年代、期卷、頁碼等信息,這些信息是以后引文時必須的。
●在廣泛閱讀文獻的基礎上,要善于總結和整合,將類似相近的一些文獻進行整合和歸納,理出最新專題的進展,加深對文獻的理解。重視論文題目和摘要,簡潔精煉的歸納信息,通過大量的閱讀,整合知識,自己的積累也會越來越充實,日積月累,你也會一個初學者變成一個專家。
本網站部分文章轉載自互聯網以及作者的分享,如本網站所引用的文章涉及著作權問題, 請您及時通知本站,我們將及時妥善處理。